威客电竞行业动态丨2022中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威客电竞中国2022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3%。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需求端内需不足、供给端冲击强化以及经济增长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仍然持续且有加大趋势,同时多点爆发的疫情也衍生出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
为全面掌握并及时发布2022年度中国春茶产销现状,研判发展趋势,指导行业全年产销工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全国茶叶各主产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行业社团,经过三个月的持续调研,最终会商形成了《2022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
在生产端。2021年,中国茶园面积持续微增,茶叶总产量增速放缓,农业产值显著增长,茶类结构持续微调。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园总面积4896.09万亩,比增148.40万亩,增幅3.13%;其中,可采摘面积4374.58万亩,比增228.40万亩,增幅5.51%。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06.32万吨,比增7.71万吨,增幅2.6%。全国干毛茶总产值2928.14亿元,比增301.56亿元,增幅11.48%。在中国传统茶类中,绿、红、黑、青、白等五大茶类的产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长,红茶、黑茶、白茶在总产量中的占比出现攀升。但茶园面积较大且老茶园占比过高、威客电竞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产品供需结构失衡等既有难题尚难破解,市场风险逐步加大。
在流通端。2021年,中国茶叶内销市场保持平稳上行。中国茶叶的内销总量230.19万吨,比增10.03万吨,增幅4.56%;内销总额3120亿元,比增231亿元,增幅8.0%;内销均价135.5元/千克,比增3.3%;进口茶叶4.67万吨,增幅7.81%;进口额1.84亿美元,增幅2.49%;均价4.15美元/千克,比降4.93%。在外销市场,中国茶叶出口保持平稳向上,全年出口茶叶36.94万吨,比增5.9%;出口金额22.99亿美元,比增12.8%;出口单价6.22美元/千克,比增6.5%。量价额均创历史新高。现阶段,品牌化进程缓慢、产业链延伸不足、消费者忠诚度低、标准化有待完善是中国茶叶流通运行亟需解决的问题。
2022年春季,天气条件大体良好,开采周期稍有延迟,茶青质量总体稳定,茶叶产量基本持平,名优绿茶略有减产,生产秩序基本正常,销售态势高开低走,产业下游压力增大。
2022年,春季天气状况总体适宜。全国大部分茶叶产区气温较常年同期略高,为茶芽早期萌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春茶品质及采制。同期,各主要茶区普遍晴雨相间,降水量充足,明显好于往年,利于茶树正常生长。在往年春旱较为严重的云贵地区,降水量同比提升50%以上。全国各主要茶区气候较为稳定,霜冻和降雪天气明显少于往年,总体未产生较严重自然灾害。但2022年春季温度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气温呈现短期U字形变化,使茶芽萌发过快,部分茶树无法及时采摘。
从开采地域看,贵州普安等极少数茶区于1月份率先开采。随后,广西柳州,四川宜宾、威客电竞雅安,浙江温州、丽水等地早春茶于2月份陆续开采。进入3月,江西、湖南、湖北等主产省陆续大规模开采;3月底,江北茶区各省陆续开采;中国最北茶区——山东茶区的露天茶于4月中旬正式开采。伴随着春茶采摘,各地春茶产制工作也依次启动。
从全国范围来看,今春回暖早,无极端寒潮降温天气,极利于茶树生长。春茶鲜叶芽头肥壮,持嫩性好,营养物质的积累更为丰富。各茶叶主产区的茶青质量普遍提高,品质保持稳定。同时,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绿色生产普及、茶园基础管理提升、生产加工环节提能、机械化标准化程度提升以及生产加工条件的不断改善,对稳定茶叶品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开年至2月底,全国早春茶采制基本正常,早春茶产量稳中有升。但从3月开始,疫情散发,严重影响了春茶采制的正常进度。一是采摘量减少。二是加工量减少。总体来看,2022年度全国春茶总产量稳中略降,但名优绿茶减产已成定局。
2月春节假期结束后,国内大部分地区处于低风险状态,采茶工流动较为顺畅,基本可以满足生产需求,未出现大范围短缺现象。3月,为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散发对2022春茶生产的影响,保障春茶稳定生产,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采取积极措施,抗疫生产两手抓。进入4月,疫情进一步加剧,多地茶区茶园用工短缺的难题凸显。疫情防控导致跨省跨市调集采工收到限制;至中下旬,春茶采摘工作恢复正常,生产井然有序。
近年来,春茶生产成本持续增加。主要表现为茶园的维护成本逐年提升和人工成本增加。此外,防疫成本也成为2022年度春茶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据中国茶业指数之名茶采摘指数显示:2022年,七大重点名优绿茶的鲜叶收购价格均高于去年。其中,黄山毛峰鲜叶涨幅最大,增幅高达50%以上。六安瓜片受产销叠加影响,价格走低。
2022年,全国春茶销售开局红火,中后期冷清。总体表现不尽如人意。茶青交易继续保持较为红火的景象,成交价格上涨,成交量稳中有升;尽管中后期疫情多点爆发,但政府与茶企能够自觉维护茶农利益,尽量保证采工工资和茶青收购,显示了茶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责任与担当。成品茶交易以疫情多点爆发为分界,呈现出“两重天”的态势。
2月初至3月上旬,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福建等省的茶青交易景气度均好于往年。茶青价格同比去年略有上涨。3月中旬以后,疫情导致的采工不足,使茶青产量有所下降,但交易情况较为平稳。
春茶季初期,早春茶交易持续近几年的繁荣景象,成品茶价格比去年上涨,总体价格区间在1000-3000元/公斤。特别是2月末,名优绿茶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再次上涨10%左右;茶叶线下线上销售呈现齐头并进态势,且供不应求。3月上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的名茶预售拉动了市场,春茶销售呈整体上扬趋势。但随着疫情形势日趋复杂严峻,线下市场人流减少、物流受阻,成品茶市场明显遇冷。
作为国内著名的茶叶主产区专业交易市场,新昌中国茶市、松阳浙南茶市、信阳国际茶城及安溪中国茶都的市场行情也不容乐观。安溪中国茶都因受到疫情影响,外商无法进入市场采购,市场流通性较差,市场交易量交易额同比有较大幅下降。松阳浙南茶市亦是如此,外地茶叶入松受阻、疫区茶商来松困难、部分地区物流不通,茶商存在观望心理等等导致市场交易量、威客电竞交易额减少。
受成本因素影响,名优绿茶成交价格基本稳定。据中国茶业指数之名茶采摘指数(3月5日-4月30日)显示,大多名茶产区成品茶价格同比去年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在重点名茶中,西湖龙井所受影响最为严重。自3月初开始,杭州出现新冠疫情,使3月18日西湖龙井开采后即面临物流暂时中断、市场交易停滞等问题,高档龙井茶的销售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
2022年的春茶销售旺季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人流阻断使线下市场冷清,物流阻断使商品无法及时运抵消费终端,疫情反复使消费者的“尝鲜”热情明显下降。整体来看,2022年度线下市场的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成品茶成本持续上升,销售价格提升不明显,利润空间明显压缩。二是消费信心严重不足。受疫情持续反复的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就业压力大,加之供应链吃紧,日常消费品在部分地区出现短缺,使消费者产生心理变化,更多关注于米面粮油等日常必需品消费,直接影响了年度春茶销量。在不佳的市场状况下,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等纷纷出台应对措施。
2022年,面对线下市场的遇冷,各产区持续加大线上销售的扶持力度,将电商销售作为发展重点,组织茶叶企业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对接,举行专项销售活动,并拓展以快手、抖音等平台为基础的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线上销售已成为各地春茶销量的重要渠道。但总体来看,尽管线上销售情况明显优于线下,但由于当前茶叶电商总体规模有限,线上增长尚难以弥补线年第一季度,中国茶叶出口实现“开门红”。据中国海关数据,1-3月,中国茶叶累计出口量为9.18万吨,比增20.88%,累计出口额为5.05亿美元,比增20.7%,1-3月出口均价为5.50美元/千克,同比微降0.15%。
(一)生产:春季是中国茶业最重要的生产季节。春茶产量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40-45%,产值约占全年总产值七成左右。5月中旬,全国春茶季将全面结束。根据目前汇总的数据推算,2022年全国春茶总产量预计约为150-170万吨,农业产值约为1900-2100亿元。(二)销售:尽管春茶市场整体遇冷,名优绿茶销售量有所下降,但应充分认识到当前的销售不振属于外源性因素,综合来看,如果疫情结束符合预期,中国茶叶内销将继续保持平稳,外销仍有望创出新高。
(一)坚定信心,多措并举,共克疫情困扰。全行业应坚定信心,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围绕产业链各环节,特别是终端销售环节,持续发力,切实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流通消费,同时尽快补齐产业短板,提升自身能力,持续推动中国茶业高质量发展。(二)安全先行,统筹协调,推进产销工作。各地应严守疫情防控与安全底线,自觉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生产应以“稳”为主,销售应以挖潜、扩需、促销为主,密切关注前期需求后移带来的消费反弹机会。应在疫情缓和期,择机举办丰富多样的茶事活动,扎实办好推介活动,吸引更多茶商茶企与消费者参会参展,共同迎接产业复苏。
(三)创新营销,加强推介,线上线下并举。各企业在继续维护传统线下渠道的同时,应注重线上渠道的开发,积极探索电商销售、直播带货、体验式消费等新型营销模式,大力推动线上数字化转型,以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的方式打出茶叶销售“组合拳”。行业组织应整合资源平台、宣传平台,主动发声,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为助力产业破解当前困局发挥应有作用。